历时8个月的外环线公路拓宽工程已于12月6日全线通车,也意味着工程指挥部的使命已经结束。
几十名员工面对一座浩瀚的大桥,呈现在他们眼前。
看着那一辆辆各种类型的车在车上顺利畅通的景象,他们有一种心酸,更有一种欣慰。
这都是杨海涛带领全体员工奋战的结果,也真是一个远离家乡几千里来这里为增添城市形象的一名创业者的成就。
杨海涛也面对几十名员工,为城市建设那种奋斗敬业的精神而感动。
指挥部办公室的尚军,可以说对杨海涛工作和生活是最了解的人。
杨总每天深入工地一线,紧盯工作质量和进度,经常深入周边村镇协调各种纠纷,妥善解决了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这可是一般人的精力达不到的,更是一般人不具备的工作能力和方法。
工程的结束,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后路而担忧,去向不知何去何从?
职工的这些现实想法,杨海涛早已经记在了心里。
而这些员工的思想境界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知道杨海涛的身世,没有一个人来找他。
全线的通车更感到欣慰的是杨海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验证了自己的能力。
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没有干不成的事,更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他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个人的想法直接来到了鲁区长办公室。
鲁区长对杨海涛的到来感到一些震惊。
这个杨海涛竟然连个电话也没有打,他怎么知道我今天就在办公室了。
“海涛,你今天的表现不同寻常呀。”
鲁区长也看出了海涛的表情,这个小子没今天肯定有什么心事。
“区长,我今天来找你,有一件让我心里很压抑的事情想跟你说说。”
鲁区长听杨海涛这么说,他急忙说道。
“海涛,这么长时间,公路都贯通了,你还有什么压抑的事呀?”
“区长,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我说出来还需要领导考虑。”
鲁区长心想,今天杨海涛怎变得腼腆了。
“海涛,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听听。”
杨海涛心想,既然鲁区长这么豪爽答应听我的想法,我也不能拖泥带水,唠叨多了会让区长心烦。
杨海涛用了简短的5分钟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说完之后,杨海涛注视着鲁区长的表情。
区长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更没有不高兴的样子。
“海涛,我真没有想到,你竟然给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说明你的心里还是没有忘记和你一起工作的员工。
这是一件好事,更是在领导干部当中所提倡的,绝对不能让那些兢兢业业,一心干工作的员工吃亏。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会给领导反映。”
杨海涛听到鲁区长能答应这件事向上级领导反映。
他不但认可鲁区长这个领导,更认可鲁区长一心为职工办实事的亲民感情。
他真实并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是在不停的说。
“区长,我代表全体职工在这里谢谢你了。”
“海涛,既然你能为大家着想,敢于把职工的所思所想说出来,说明你的心里还是想着他们了。”
“区长,我今天就是为这件事来的,我就不再打扰你了。”
杨海涛心里明白,这么多人的重新分流,在当今政府机关和各单位精简人员的形势下,这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他回去之后并没有声张,只是默默的期待着鲁区长的消息。
指挥部的解散一天接近一天,有背景的人早就运作个人的去向了。
而那些平凡普通的员工心里也在纠结自己的去向。
工程科的张晓光是专门学习土木专业的一名技术员,两年前他毕业后通过招聘来到这里。
他工作认真,业务精湛,吃苦精神也很强,就是不善于言谈。
因为家庭在外地,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背景,他来到海涛跟前透露了自己的心声。
“杨总,跟你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我真舍不得离开你,无论是在业务和能力各方面,我最崇拜的人就是你。”
杨海涛心想,张晓光你这是不是在吹嘘我?
杨海涛显然并不明白他的内心想法。
“晓光,我也不愿意离开每一个员工,每当看到他们那种工作劲头和精神,我从心里就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