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觉此山海应属我 出山海 > 第75章 邹钟闻的鞋楦(第1页)

第75章 邹钟闻的鞋楦(第1页)

林文婧万万没想到,上手工组其实是高云歌的主意。

下半年的棉鞋和凉鞋一样是大季,也是山海鞋的强项,能发挥出极致性价比,谁能想到摆进澳尔康专柜的真皮勃肯鞋在生产端的出厂价不到六十,如果不是同行,没有人会注意到9960用的鞋底材料是pvc发泡。

但做真皮帮面的厂家在麒麟湾毕竟是少数,除了洛诗妮,也就天骐这类传统公司单大厂,想要真正拥抱山海鞋所锚定的下沉市场,成本必须还要再降,比如用仿牛反绒的人造革。

高云歌在宋洲给邹钟闻批假去广州找材料的时候就提出了设想,干脆用流水线做真皮,再招手工组做人造革,这样工艺和要求还更容易区分。

这起初只是高云歌随口一句的假设。他自己虽然经验丰富,但跟着他的这些黄毛们可全都只会在流水线上做螺丝钉,他绝无可能用原班人马组建出手工组。

再加上洛诗妮的车间集下料针车成型仓储为一体,已经足够拥堵,在这寸土寸金的工业区里,洛诗妮若想正儿八经地摆放手工组的设备,至少还需要扩大一倍的规模。

宋洲年初想租厂房都大费周折,高云歌若是想在棉鞋季到来前再吞并别家的车间,无意是在断别人财路。

所以高云歌想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布局:将下料和针车设备全部搬走,找个工业区附近的小厂房专注鞋帮的制作,再雇一辆货车每天定时定点的运输完工的帮面到原来的车间,两条流水线一条继续做澳尔康的铺货订单,另一条线改短到前帮机的位置,从线上流下来的裹着楦头的鞋面移送到架子上,按编号送到手工组的烘箱边,这些工人只负责复底拔楦的步骤。

——这样半流水半手工的鞋子生产出来既有流水线的精细度,也具备手工的产量。

“我估摸过,全流水的那一条转速不能动,每天最多能生产三千双,半流水那边每两个人为一组,平均一天就能有五百双左右的产量,搬走的下料和针车区至少能放十二组烘箱。”高云歌跟宋洲保证,“只要材料供应得上,日产量一万双都不是问题。”

宋洲张张嘴,快被高云歌亮瞎眼了。

且不说这么夸张的产量放在温州需要多大的厂房面积,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以及多么漫长的运转周期,在麒麟湾的高云歌完全能搞定,只要有订单,他还能把产量再往上拉。

并且宋洲还在澳尔康做宋总的时候走访过工业区里几乎每一个鞋厂,大的全流水,小的全手工,中等规模里也有不少半流水,全都是前段手工抓邦,后段流水线复底。

他从未见过高云歌筹划里的前端流水线抓邦,后段手工复底。一分价钱一分货,手工必定面临工人技术水的参差不齐,而鞋帮面和鞋底之间的那一圈胶线就是最好的检验,流水线复底的胶线,就是会比手工的干净。

但高云歌有信心,以洛诗妮开出的工价,他们绝对能招到老手熟手。

他给宋洲看自己手机里的聊天记录。这年头在工业区里,铁打的工人流水的老板,已经不止一个其他厂的工人问他是不是在洛诗妮当管理,厂里是不是有个叫9960的款,如果高云歌愿意偷拿一双出来,他们老板有重酬。

“哦呦,咋偷版都偷到你头上了。”宋洲看了都被逗乐了,“赶紧让他告诉他的老板,直接来我们档口喝茶,转两千块拿样鞋,五千送刀模,八千送原厂楦。”

“说正经的。”高云歌又给他翻了几段类似的对话,那些工人都是手工厂里的,其中一个还是漂亮心情的老员工,高云歌问他在漂亮心情的工价多少,他唉声叹气发来语音:【你也知道我们是计件的。她家虽然量大,但单价也随之压低了,那老板娘叼得很,说这个价我们不做有的是人做。】

“我们只要求手工组做后段的工序,我们可以把单价提到最高。”高云歌的语气里有难以压抑的澎湃,“你想啊,他们的老板都到叫工人去托关系偷鞋的程度了,说明这个款的反响,就是好啊,而且好得前所未有,所以其他厂的老客户们在洛诗妮拿不到鞋,就放消息给他们,想让他们抓紧跟版。”

高云歌的双眼也闪烁得洞若烛火。如果说宋洲一个人的预判尚且略显单薄,那现在暗潮涌动的是整个市场的未来风向。

“9960绝对会补单,大补特补。我们必须要流水线手工两手抓,在仿版出来前出库尽可能多的洛诗妮制造。”

高云歌完全是在用发号施令的陈述语气。

在和宋洲搭伙办厂的过程里,两个人一直分工明确,宋洲负责制定大方向,哪怕有一些主意天马行空,甚至赌性略大,高云歌总能有办法落地和执行。

但现在,是高云歌在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宋洲揉了揉眼,捂住后呢喃道:“你太耀眼了,我快被亮瞎了。”

宋洲于是马不停蹄联系林文婧。他那双眼睛被照成能看到最后一排视力表,只瞟了一眼就发现其中一位老板发来的图片里有端倪,背景里模模糊糊的霓虹灯光像是某个托运部的招牌。

宋洲骂骂咧咧:“难怪我好几个客户都跟我反馈,说成箱的鞋子里少一双,外箱也破破烂烂的,原来不是在运输过程中受损,而是被偷了啊!”

林文婧不意外道:“你信不信我现在去本地的模具厂,说不定已经有人拿着这双鞋拆下来的鞋底拿去依样画葫芦的开模了。”

“这我倒是不担心。”宋洲连胶水用的都是最贵最好的牌子,最大限度减少开胶的可能性。如果真的把鞋底从黏性这么强的帮面底部拆下来,那么鞋底绝对会一定程度的变形,无法复原到最初的楦型。

这也是为什么漂亮心情的老板娘执意要林文婧提供鞋底来打正确样。或许就是她在暗戳戳地怂恿别的鞋底厂去跟金成的JC23266。如果这是一台价值几千万的精密仪器,拆了重组,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还真能复刻得一根头发丝都不差。偏偏它是一双只卖几十块钱的鞋子,全是一拆解就变形的软材料,拿着拆下来的鞋底再去倒推编程,绝对无法一比一还原。

“温州那家模具厂你放心,我一年跟他合作的货款至少六百万,我也反复和他老板强调,哪怕别人拿到了流入市场的鞋,这套模具也不能一模一样的开给第二家。”林文婧再次感慨,金成和洛诗妮的这种合作方式前无古人,想必,后也无来者。

“我已经最大限度地为你创造优势了,但跟版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林文婧说,“要不是你现在主供澳尔康,让做市场货的批发商们等太久,也不会有那么多鞋厂没看到鞋子的实物就蠢蠢欲动,等他们量产了能供应老客户,你的客户也就流失了。”

“鞋底并不是我们唯一的优势。”宋洲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推测道,“想必各位老板们鞋底还没看到影儿,鞋楦已经到手了。”

邹钟闻在麒麟湾的设计师圈里也是个十足神秘的存在。

在山海市,鞋楦和帮面刀模都是外加工的一部分,若是哪个鞋厂有爆款,肯定会让鞋楦厂加楦。其他鞋厂来问鞋楦厂搞某爆款的同款楦,老板现成的程序都在那儿了,哪有不挣钱的道理。

但邹钟闻的鞋楦都是温州来的,一般人想拿到他调试的确认楦,还未必能又渠道。

这就让新开业的温鑫鞋楦厂显得门庭若市,比工业区里的档口都还热闹。某种程度上来说,邹钟铭这家新店的名气是弟弟打响的。邹钟闻主动要求哥哥抓紧这一波订单,请他毫不吝啬地将lo9960的原版楦分发出去,反正那些想跟版的就算不在哥哥的店里下单,也会去别家,这肥水当然不能流外人田!

9960出库三万双的时候,工业区里终于有一家鞋厂磕磕绊绊地出了第一批六百双的仿版,且订价比洛诗妮的直降五元。

小娅为此度过了一个难眠夜,晚霜用量都比平日里多了一倍。

工作号上每天都有退单,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人把单子转去了哪儿。虽说9960的货期随着产能的上升,反而越来越推迟,那几个取消订单的都要至少等半个月,虽然知道她们的等待是有限度的,到手的订单飞了,小娅心里还是会不好受。

但很快,没过几天,她就听别的档口里的文员八卦,说那个鞋厂的第一批鞋全被退货,来回运费的损失不算,厂里还剩下不少材料,简直是血亏。

小娅那叫一个雀跃,来不及求证这个小道消息的真实性,就迫不及待地上楼去车间里分享。

生产有多忙碌,邹钟闻就有多轻闲,悠哉悠哉地围炉煮茶,还用上了陶瓷小奶锅,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他哥送的。

“意料之中罢了,”邹钟闻的笑里三分嗤之以鼻三分骄傲四分胜券在握,“我设计的这款鞋楦并不跟脚。”

“我故意的。”邹钟闻说,“在山海市,如果我亲自调试的鞋楦被跟版了,我不希望我的楦头被其他厂家拷贝后直接可以使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