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在奉天殿举行。
礼部尚书恭恭敬敬询问旁边的明承:“丞相,礼部已筹备得万无一失,钦天监也算好了良辰吉日,不知您准备得如何?”
“放心吧,六部都没有问题,我自是没有问题。”明承甩甩礼服宽大的衣袖,胸有成竹。
对于朝中文武百官来说,不会再有比今天更重要的日子了,自然是手心里都捏着把汗。
现场早早地布置完成,连通往大殿的台阶都刷成朱红色。在大殿之上,放着两把金銮椅,只不过这一次,皇帝的椅子比太後的那把还放得高一些。
小皇帝也算争气,明承教导他的日子里,他一向尊师重道,对母亲也打心里抱着尊敬,儿孝母慈。
想到这,明承嘴边浮现抹欣慰笑容,“我凡朝定能昌盛百年。”
礼部尚书冲着他行礼,“丞相,时候不早,我先带着陛下去祭告宗庙,暂且告退。”
吉时才到,钟鼓齐鸣,小皇帝身着龙袍,头戴冕冠,开始祷告。
意为告知天地,祈求保佑。
待他祷告完毕,坐上那把金銮椅,太後坐在旁侧,重重舒了口气。
“母後,您今日怎麽坐的离我这麽远?我都敬不到茶了。”小皇帝剑眉轻扬,显然是对座位的布置有些不太满意。
“乖,娘这里有茶,你就好好生生地坐在那。”太後指指面前的茶杯,悄声回应。
小皇帝点点头,听闻母亲的话,挺直腰背,正襟危坐。
文武百官分成两列,按官位的排列依次进入大殿,五拜三叩後入座。
明承坐的离太後近些,她看到明承微微颔首,“丞相受累。”
“是臣分内之事。”明承眺望远处,明无妄就带领着怀璧司衆人坐在东面的不远处。
而後翰林院的官员将盖好印章的诏书奉上,小皇帝下座宣读诏书。
待诏书读完,登基大典也就接近尾声。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太後说话时声音不大,但小皇帝和明承正巧能听到,自是了然于心。
小皇帝侧脸安慰道:“母後放心,孩儿懂。”
“听说了吗,新皇读诏书的时候,晴空万里,五彩祥云,这是吉兆呀。”
茶馆里热闹吵杂,都在讨论着登基大典。
七嘴八舌,衆说纷纭,仿佛他们曾亲临现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