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回到摊位时,秦春珠已经准备好了满满一大篮子烧饼。
香气四溢,引得路过的行人频频回头。
“分两个篮子,我跟你一起去。”秦春珠解下围裙说,“第一次送这么多,多个人也有照应。”
到了工厂门口,趁着等人的功夫,她们和门卫聊了起来。
这一聊才知道,原来这厂子有七八百人,光是一个车间就有上百号人。
“要是能把所有车间的生意都做下来就好了。”林巧云暗暗想着。
没多久,庞翠带人来取饼子。
看到她们多带了十几个,更是高兴:“正好!下午又有人找我要呢。这烧饼要是好吃,以后订的人肯定更多。”
收了十块零八毛五分钱,林巧云和秦春珠相视一笑。这可是一个好兆头。
“要是能去其他几个店铺就行了。”秦春珠一边收拾篮子一边说。
林巧云却道:“咱们先把这个厂子的六个车间拿下再说。做生意要稳扎稳打,贪多嚼不烂。”秦春珠闻言,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一步步来,先把根基打牢。等在这个厂子的口碑立住了,再去拓展其他的也不迟。”
林巧云看着天色渐暗,便对秦春珠说:“春珠,我先去接青松了。”
秦春珠点头应允“行,你去吧。”
林巧云感激地看了秦春珠一眼,迅速收拾了一下,便往学校的方向赶去。
到了学校门口,远远地就看见林青松背着书包一瘸一拐地从教学楼里出来。
男孩子身形瘦削,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在一群同学中显得格外清秀。
“姐!”林青松小脸上带着笑意,“今天作业不多,我们快回家吧。”
林巧云伸手摸了摸弟弟的头,轻声说:“慢点,小心摔着。”
回到家后,林巧云在厨房里忙碌着。
晚饭过后,她去了巧巧家,院子里已经挤满了看电视的村民。
有的搬着小板凳,有的干脆骑在墙头上,都盯着那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
“巧云,你又来啦!”韩二婶的声音从院子外传来,脸上的笑容像是春天盛开的桃花。
“韩二婶,我给巧巧带了点小零食。”她从布包里掏出一包糖果,递了过去。
“你这孩子,太懂事了。”韩二婶接过糖果,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等着,我给你拿点新摘的菜。”
看着韩二婶忙碌的背影,林巧云心里暖暖的。
这段时间,她时不时给巧巧带些小玩意儿,韩二婶对她的态度越发亲近。
“要不是你年纪轻,我都想把你收作儿媳妇了。”
韩二婶半开玩笑地说,手里抱着一筐新鲜的蔬菜走了出来。
林巧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颊微红:“韩二婶您别取笑我了。”
“这丫头不光能干,还懂事儿。”
韩二婶经常这样在街坊邻居面前夸她,“比那些整天化妆打扮的姑娘强多了。”
每次林巧云给巧巧带礼物,韩二婶必定会回赠一篮子新鲜蔬菜。
青翠的油菜、紫红的茄子、翠绿的黄瓜,都是最新鲜的。
“你这孩子就是机灵,不像我们巧巧,整天就知道收钱对票,一点儿活络劲儿都没有。”
韩二婶一边帮忙整理菜,一边感叹道。
林巧云赶紧摇头:“巧巧这样挺好的,踏实稳重。我这样反倒容易吃亏,十次里能占着便宜的没几次,还得担心被人骗。”她说这话时,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
“也是,还是我们巧巧稳当。”韩二婶点点头,手上动作不停,将茄子串成一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