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明开局我是建文 > 大明战神李景隆(第1页)

大明战神李景隆(第1页)

身中四箭的王仓强撑着重伤的身体,艰难得抵达了河间府。在被河间府巡逻的士兵发现后,王仓用尽他所生的所有力气艰难地说道:“张保叛变,长兴侯死于乱箭之下,真定府丢了。”

看着肩胛骨被利箭贯穿昏死过去的王仓,为首的士兵也不敢怠慢。急忙命人将王昌带入城中医治,自己则是去将兵败的消息对上级进行汇报。

此时,平安已经全面接管了河间府的防务。正焦急于与耿炳文所部失去联系时便有士兵来报,说是有了耿炳文的消息。

得知王仓重伤昏迷,在询问将其送回的巡逻士兵后,平安也是得到了真定府失守,耿炳文兵败被杀的确切情报。

平安立刻做出了部署,派兵在河间府外围青县,沛丰一带构建防御工事的同时令人快马返回京师传递战报。

京城连日的秋雨,下得朱允炆心烦意乱,各地的奏折也早就堆积如山。

江南七省居然有五省上报受灾要求减免今年的税赋。同时,四川与两江的盐商们也纷纷上书诉苦,说是私盐泛滥导致今年亏损严重。两江营运史任思道和四川盐道王恩东更是上书请求朝廷拨款五十万两白银用于打击民间私盐。

朱允炆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小九九,看着这些厚颜无耻的官商们,朱允炆简直要被气得吐血。无奈地看向一旁堆积的奏折,朱允炆也不禁在心里吐槽,难怪明朝历史上只要是勤政的皇帝大多数短命。每天如此受气工作量还大,这谁能受得了?

就在朱允炆决定效仿朱棣成立内阁时,魏贤递上了一封加急的军报,打断了朱允炆的思绪。

“耿炳文死了?”对于战报上提及的内容,朱允炆很是吃惊。

虽说历史上耿炳文也是败于燕王之手,但却没有战死。而且耿炳文此次比历史上足足多带了七万兵马,朱允炆也没有像建文帝那样下达不能伤害燕王的命令,也没有下令耿炳文必须进攻。可相较历史耿炳文却是提前三个月被燕王击败。

对此结局朱允炆也是深深忧虑起来,难道历史大事真的就无法改变吗?要是这样自己穿越而来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魏贤看出朱允炆此刻的颓废,也是出声安慰道:“万岁爷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朝廷各路兵马正在集结。京师之中更是有十五万铁骑枕戈待旦朝廷想要收拾燕王,定是轻而易举。”

魏贤的话也是给朱允炆打了剂强心针,只不过是一场战事的失利而已。朝廷在形势上依旧处于优势地位,既然自己已经穿越过来,就不应该再活在明成祖的阴影之下,应该跳出原先的历史思维。

镇定心神仲以文,当即摊开鱼土,对着魏贤说道:“给魏国公传信,让他不要再等待了,直接带着朵研三位和辽东军分别进攻永平,宜兴二地,要不惜代价攻下来。给朕在燕王后方上足压力。

让河南布政使牧昌平于安阳,濮阳,焦作等地构建阶梯式防线,防止燕王继续南下河南。同时,命河南都司派兵从安阳出击收复邯郸及其周边地区。

命山东布政司铁铉率山东兵马分别从东昌和德州出发,进攻河北邢台,衡漳两地。

切记一定要慢,要让河北各处的战士处于胶着状态。”

对于朱允炆如此的命令,魏贤也是十分的不解:“万岁爷,都说兵贵神速您却为何要让战局处于胶着状态呢?”

朱允炆故作神秘笑道:“这是朕送给燕王的一份大礼。”

“大伴,宣魏国公李景隆,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景清,翰林院学士杨荣,杨傅,杨士奇入养心殿议事。”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李景隆一行六人便行色匆忙的赶到了养心殿。

“微臣李景隆(景清,夏元吉……)拜见陛下!叩问圣躬安?”众人异口同声的跪拜道。

“朕安!都坐吧!”朱允炆挥了挥手说道。

看着眼前已经被摆好的五张软凳,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落座。

这时侍立在一旁的魏贤伸手悄悄地戳了戳李景隆。

李景隆立马会意,乖乖地站到了一旁。

待到夏元吉等五人落座朱允炆便是冷不丁的朝李景隆的脚边扔过去一个茶盏。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还站在那里干嘛?去外面的水井将真的冰镇西瓜取来,朕看到你就烦!”朱允炆佯装暴怒地说道。

其余五人皆是噤若寒蝉,只有李景隆如蒙大赦般地拉着一旁的魏贤跑出了养心殿。

“魏公公,您说陛下还在生气不?”李景隆贱兮兮地问道。

魏贤也是苦着个脸:“我的国公爷呀,您最近就消停点吧。陛下就因为您先前狐假虎威,使得湘王自焚一事气得三天都没有吃东西。您可好转头就借给燕王五十万两,您可真是不怕掉脑袋啊!”

“我这不也是被燕王给蒙骗了吗?他和我说自愿请裁三卫,自降俸禄。手头没有余钱我便借给了他点,这些钱可都是我自个儿正儿八经赚来的没有贪污啊!”李景隆为自己辩解道。

魏贤也是佩服这个国公爷的脑回路:“国公爷啊!您也别和我打马虎眼了。万岁爷的心思您也别猜。

您只要好好完成万岁爷安排的事情,老奴保证您一定安然无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