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冷不丁地哭了,佩夫人愣了一下,不禁骂道:「哭甚?」
说着,她伸臂抱住了女儿,抽出手绢来擦她眼边的泪,轻声哄道:「不哭了,这是喜事,别人家嫉妒都嫉妒不过来,我们热热闹闹地办,有祖父母替你撑着腰,等会儿你只管往贵了的木料挑,我们要震住那些没长眼睛的人。」
要给最好的,震住那些别有用心的,别当她女儿背後没人,娘家不可靠。
*
这日佩家人到了外孙女婿打家具的作坊,禄衣侯恰好也在,领着他们去堆放木料和现成家具的库房转了一大圈,等到佩家人选好了木料出来,天色已黑,时辰已不早,还得赶忙往回赶才能在宵禁闭城门前赶回家里。
因着时辰不早,禄衣侯夫妻俩没留他们的晚膳,连着提了两个食盒一并把他们送上了马车,等到马车驶开,打开食盒一看,里头尽是热气腾腾的饭菜,新鲜得很。
老太太见了心中不知有多熨帖,不由笑道:「这小夫妻俩,都成精了,一个两个把人侍候得都成神仙了,夫妻同心同力往一处使劲,难怪小两口能有今日的出息。」
佩夫人点头不已,点着头的时候往女儿看去,见梅娘若有所思,她暗中满意地轻颔了下首,抽出暗屉当中的筷子往老太太手边送,道:「明显有为您准备的,这道酱瘦肉酥得很烂还不见肥,可能就是怕您牙口不好,晚上吃多了肥肉还不好睡觉。」
「唉,苑娘啊,真真是长大了喽。」老太太接得筷子夹了儿媳妇所说的酱肉入口,肉入口即化,她笑得眯起了眼睛,老怀大慰地直点头不已,又朝孙女望去,满怀慈爱道:「现在啊,奶奶就等着我们家梅娘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去长大喽。」
第18章我是怎麽比都比不上了。
祖母还托了人,找了以前在宫里放出来的老宫人来教她宫里的规矩。
宫里规矩众多,不止是民间那些在初一十五有的规矩,就是在平常日子有些事也是不能做的。就拿事关先帝的事情来说,如先帝的忌日丶他在世时的生辰丶先帝在世时不许人喧哗的日子,诸如此类种种都是不许人在外面随意走动,更不许兴歌舞,便是连饭菜都要吃清淡些以示诚心,最好是笑都别轻易笑。
那是一个连哭笑都要守规矩的地方,不该笑的时候,就是心里欢喜得紧也不能露出笑容来;该笑的时候,就是想哭也不能掉一滴泪。
这些皆是宫里出来的卫婆婆教佩梅的规矩,佩梅听了只觉胸口窒息不已,听着婆婆的教诲不禁往候在一边的奶奶看去,却被手执鞭仗的卫婆婆一个鞭仗挥过来,怒斥道:「非礼勿视,不该看的一眼都不能多看,但凡你眼前的是一个比你得宠的,抓着这一点借题发挥能治你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以为那是你家里?那不是,那里就是个站个泥人,也得守它泥人的规矩!」
「梅娘知错。」佩梅道歉。
「哼。」卫婆婆冷哼一声,摆着脸,继续往下教。
佩家老仆项婶子跟在老主母身边一脸不忍,但见老主母平着一张脸,看不出喜怒来,她只得把心中的那些不忍强咽了下去。
没法子,梅娘进了宫里就得守规矩,现在教她总比她什麽事都不懂,一进去一天能犯三个错来的好。
卫婆婆被佩家重金请来教习规矩,每日只教习半日,有时在上午,有时在下午,有时还会在晚上,皆由卫婆婆自行安排。
佩家请她花了三百八十八两的银子,这还只是头银,习成之後,还要给她包一个二百七十八两的红封,凑成六百六十六两银子。这还是佩老太太请了家里相熟的人家卖了个人情,方才让这户跟卫婆婆有旧情牵扯的人家把人请出来,要不然这个能安然无恙从深宫里全身而退的老宫人都不会答应出来教宫里的规矩。
卫婆婆十二岁进的宫,五十岁的时候,被皇后放了出来,听说放她出来还经了现今皇帝顺安帝的嘴。
东宫刘太子妃送走了出去微服私访的太子,就听说佩家请动了卫老去家教女儿规矩,她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顺道说了此事。
太子妃都记得的人,狄皇后自然没有忘记,卫婆婆侍候过先帝,先帝过逝後她守了先帝喜欢的一个小宫殿二十多年,直到皇帝大赦天下,她藉此离开了宫里。
她离开之前,皇帝还叫了她过去赏赐了不少东西,借的还是当时皇后的名目颁布的懿旨。
「她还在都城?」狄皇后听了,微有诧异。
「还能去哪?都城再不好,总归繁华,只要身上有些银子,总能找到人给她养老,她回了乡下,双手难敌众拳,被子侄掏干了银子,许是连个全尸都留不下,」刘氏给婆母按着腿,淡道:「她那般聪明的人,总不能连这点都看不破。」
「唉……」狄皇后轻轻地叹了口气,不再说她,转而接了儿媳此前的话,「他们家找了个合适的,倒不用你想法子送人过去了。」
她们也怕进门的孙媳妇进来出岔子,想过在身边搜罗个合适的人过去教一教这宫里的忌讳,没想佩家还先行了一步。
「佩家也是有些根底。」刘氏道。
狄皇帝瞥了儿媳一眼。
这宫里,无论是老得快要死的那个,还是那个大的,最痛恨的就是外戚干政,她就是下场。而她生的儿子更甚,刘家还没干什麽就已严防死守,她这个儿媳妇很聪明,一察觉到他的心思,就与娘家拉开了距离,被娘家人摈弃也没开那个口,她不希望临老临老,还看到儿媳犯这个错。<="<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