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家父宋仁宗御风流书本网 > 第四十章 告御状(第1页)

第四十章 告御状(第1页)

经历了整整一晚,踩过数不清的大坑,几要将他这几个月积攒的积分全部用光后,赵昕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这一真理。

他一个连主修的信息安全都没整明白的人,想一晚上就纺织业入门,绝对是瞎了心。

而且他好不容易想起这个时间段有个著名科学家叫沈括,动了把人拎出来干活的心思。

结果用资料库一查,人才十二岁,也不是什么著名神童,他连揠苗助长的由头都寻不着。

至于自己拿出飞梭和珍妮纺纱机这两件大杀器,是一开始就排除的答案。

身为太子沉溺时人斥为奇技淫巧的工匠之术,连他爹都不会放过他。

于是陈怀庆就看到了他家殿下无精打采,连看箚子都兴致缺缺的蔫哒哒模样。

自古道主忧臣辱,饶是陈怀庆再是个“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寡言性格,见赵昕这般作态,也忍不住问答:“不知殿下正在为何愁眉不展,可有奴婢分忧解劳之处么?”

陈怀庆用一句话就点醒了赵昕,对啊,他身为堂堂太子,怎么走进了要亲力亲为的牛角尖呢。

在步入近代以前,华夏可以略带夸张地说一句在所有方面都遥遥领先,在同时期其它国家眼中是怪物,亦或者说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西方人对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华夏遍地是黄金,喝了城中河流之水能够重返青春这种明显言过其实的话都深信不疑,进而掀起了一阵狂热的东方热,促进了大航海运动的发展。

在他昨晚翻阅的资料中,就写明至迟在元代,华夏已经有了能够同时转动三十二个大纱轮的水力大纺车,领先西方近五百年。

可见华夏并不缺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只是日渐僵化的封建土壤每每将名为科技变革的树木扼杀在幼生期。

而且有关纺织的科技树也点歪了,华夏更偏爱天然长纤维的丝,以穿丝绸衣物为荣,所以将织机这一分叉科技点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甚至于描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词汇都是男耕女织。

而对于短纤维的棉、麻、毛则兴致缺缺,棉纺、麻纺通常只作为农村家庭的收入补充,形成不了大规模的工厂,自然也就缺乏降本增效的技术改良动力。

纵有水力大纺车现世,也会因为水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动力源泉,不得不让位于农业生产,最终变为昙花一现。

但这两个问题对于赵昕而言完全不算事,灵魂来自后世的赵昕从来没想过小打小闹,虽然不明白工厂制运行的内在好处是什么,但一起手就选择了最为熟悉的工厂制。

而水力不得不让位于农业生产这件事更好解决。

身为皇室,定位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拿出少许地方给纺织业让路只需消耗几道强制性政令。

赵昕越想就觉得事情大有可为,于是连声催促道:“快让人把蔡襄找来,我有要事同他商量!”

陈怀庆不敢怠慢,连忙打发人去寻蔡襄,只是内心不由好奇,到底是什么大事能让一贯喜行不怒于色的殿下如此失态。

不过赵昕的满腔热切迎来的却是蔡襄一盆兜头凉水。

“殿下,臣以为悬赏千贯,让人提高纺车效率的方法不妥。尤其是水力纺车,不要也罢。”

“嗯?君谟你说什么?”赵昕乍闻此言,控制不住地将手掌按在了桌上,两条小眉毛拧成了一个小疙瘩,目光炯炯地向蔡襄要一个答案。

蔡襄也毫不退让,直接说道:“以时下坊中月产量,已经足能供给市场还未全面打开的夏国。

“而国中重丝绢帛皮,余者也有棉麻蓬絮,此千年积习,恐不易改。

“纵然殿下以东宫之尊,戴羊毛帽,穿羊毛衣,短时间内再建一二纺厂,便足堪使用。

“臣也算过了,若再添两羊毛纺厂,除污、去油、纺织以及仓储等人员加起来,少说有千人会因之得益,其中织工要占过半数。

“而若是殿下口中的能数倍提高纺车效率之物造出,甚至于用水力代替人力,则可能至多安置五百人啊。此中差距颇大,官家又欲沙汰禁军,故而臣请殿下三思。”

赵昕听完后无奈地地按了按眉心,明白了,蔡襄就是本朝版武安马科长,为保就业全力以赴。

这多半还是看在他是太子的份上才措辞客气。换个别的人这么说话,恐怕就要斥为歪门邪道,茶杯往头上招呼了。

“坐,君谟你坐。急着赶过来也累了,先坐下来喝口茶润润嗓子。怀庆,快给倒茶,膳房里新制出的几样茶点也上几样。”对这类忠正敢言之臣,赵昕还是十分敬重的,赶紧招呼着圆场。

尔后整理了一下措辞问道:“君谟以为,咱们如今的羊毛织物能够畅销西夏吗?”

“这是自然。”谈及这一点,蔡襄回答得相当有信心。

毕竟西夏的手工业只能说是有,但无论是生产工艺、产量、还是效率,都被本朝吊着打。

一直处于榷场中商贩喂他们什么,他们就得吃什么的境况,所以蔡襄对羊毛纺成品横行西夏一事毫不怀疑。

赵昕随时拿起一块点心开始嚼嚼,像个仓鼠似的,同时还不忘说道:“西夏虽蕞尔小国,但也拥数州之地,人口百万总是有的。

“君谟不妨算一算,若是所有人都穿咱们纺厂纺出的羊毛衣,用羊毛毯,一年的销量会有多少?

“如果君谟还觉不足,再加上一个辽国如何?”

这回换蔡襄的眉头皱了起来:“殿下,这是不可能的。”

辽夏也有纺织业,只不过没有国中发达,也办不起纺厂,但他们一路运输的费用也要折算进成本之中,能够倚仗新奇,在辽夏高层中打开销路,攫取高额利润就已经很好了。

却见他一向视之为妖孽的太子殿下冲他摇了摇食指,给出否定的意思,一双孩童特有的大眼睛里幽深得可怕,说出的话语更是极具蛊惑力:“不不不,如果不能使辽夏之民尽着本朝之衣,那一定是因为卖价还不够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