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正欲开口谏言,就见一小太监喜气洋洋地跑进来,嘴里还喊着:
“皇上,皇上大喜啊!”
小太监上前双手呈上奏报,“皇上,西北大捷。”
皇上一听这话,都没让身边人去取奏报来,自个儿就等不及走下去一把抓过奏报打开。
待看清奏报上所写内容之后,抚掌大笑。
“好!”
随即他又将奏报递给丞相等人,“你们都看看吧。”
事到如今,丞相太傅等人看过奏报,互相对视一眼,便齐刷刷跪下高呼“圣上英明”
。
谁都看得出皇上这回是铁了心的,而且现下形势大好,这个时候跟皇上唱反调,早晚挨收拾。
如今大熙大军势如破竹,眼见着不日便能拿下克丹,皇上又再一次提到了亲征一事。
可以想见,朝中自然是反对的声音居多。
圣上亲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太后也再一次来规劝儿子,“煦儿,你是大熙的皇帝,身上肩负着天下万民,怎可如此任性?!”
“母后觉得儿子在任性?”
朝臣不敢说的话,做母亲的可没什么不敢说的。
“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去了若是出了什么意外,难道就要将这大熙江山拱手让与他人吗?”
见儿子油盐不进,太后又放软了语气道:“如今焘儿已经在西北了,你又要去,母后就不知道那西北究竟有什么!
你们兄弟俩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叫母后怎么活?”
“母后……儿子此次是非去不可的。
您放心好了,即便是亲征也轮不着我真的到前线上去拼杀。”
都说到这儿了,皇上挥手屏退了屋里其他人,对太后剖白道:“儿子现下急需在朝中树立威信,眼下这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此外,正好趁这次机会看清楚有些人到底是人还是鬼。”
“当真只是在后方?”
皇上听到这话,就知道母后这是松口了。
“当真,儿子总不会傻到拿自个儿的性命和我们元家江山开玩笑。
不仅是我,就是元焘,他那官职也就是个文官,尚战场且轮不到他呢,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唉……罢了。”
太后叹了口气,不再劝说,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知道,从小就主意正,更何况现在是一国之君了,再不仅仅是她的儿子了。
“需要母后做什么吗?”
“母后慧眼!
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太后赏了儿子一记嗔怪的眼神,“得了,别拍马屁了,有事儿就直说。”
“儿子确有一事相求。”
皇上凑到太后耳边,小声说了自己的计划。
——半月后
“太后懿旨:着大皇子元晔,大公主元晨,二公主元曦即日起入护国寺为国祈福。”
皇上前脚带人马前往西北,太后后脚就传了懿旨将皇子公主送进了护国寺,且从自己手上派了人手过去贴身照料。
越往西北走,目之所及就越是辽阔。
少年帝王的野心在此刻也越发的“膨胀”
。
西北从来不曾平静过,这里的风好似都有刀剑的铮铮之声。
“皇兄——”
“微臣参见皇上!”
“爱卿们请起。
现下情况如何了?”
几人对视一眼,然后由云铮站出来禀报了现在的战况。
“诸位爱卿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