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后有几面之缘的嬷嬷侍女,在男人抬头片刻,滞了呼吸,目光渗透男人面容每丝缝隙,强迫不与女子容貌相融,相似点链接,越看越像。
太后惊呆了,不错眼珠打量他,威严的声音从上而下传来。
“你且说,朝中那位官是你父亲?”
他说是臣子,那就不能是张家后,疑惑越甚,模样太像了。
青哥老实回答。“回太后,家父是御史大夫云长枫。”
太后压下心中疑惑问道:“你是云卿嫡子?”
青哥被目光盯得发毛,若太后心中明断,还不如据实相告。
“回太后,并不是。我从小在柳家长大,与家父并没有血缘关系。”
“哦,原来如此。”,太后摆手让人退下,房间只留下几个心腹。
侍女挽起太后胳膊,铺上柔帕,青哥起身往前走,在太后对面停住把脉,脸色没有任何表情。
多时撤下手,恭恭敬敬回到原来位置,柔和开口:“太后身体无碍,平时注意保持心情,多走动,臣子开些消食安眠的药。”
太后话锋一转。
“嘉嫔胎气如何?”
“正如太医所言,不是有孕的好时机,尚也无碍,有臣子慢慢调理着,保证嘉嫔娘娘顺产皇子。”
“那就辛苦你了。”,对丝绒使眼色。“留他吃饭,去看看皇帝在干什么,请他晚上来一趟。”
丝绒回道:“太后,靖王与凌将军在御书房,与皇上议事,恐怕没空与太后谈心。”
太后眼里划过失望。
指着青哥吩咐,“罢了,带下去好生照顾,今天就住在这儿吧。”
他就知道,来了想回去可能难了。
拱手退出去。“多谢太后恩典。”
……
御书房内,文帝,慕靖,凌昊,轩辕琼。
轩辕琼将证物献给文帝,禄喜用锦盒装好,几人等着拓跋弘的回答。
文帝愿意拓跋弘回突厥,去一块心病,突厥内乱,若借他手除掉拓跋皇族,正合适不过,对国家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至于他愿不愿意回去,就取决于他从哪方面考虑。
自己把利害摆明,拓跋弘不是愚昧之辈,想在其中坐收渔翁之利。
思虑片刻,答应下来。
“儿臣愿意当这个和事佬,让突厥与大庆联盟,也尽绵力平定突厥内乱。”
文帝拍案大喜。“好,就让沈飞做副手,与你共谋大业,朕也等着拓跋族的降书。”
叫做沈飞的冲轩辕琼行礼。
“臣定能马到成功,不负皇上所托。”
来到拓跋弘面前客气道:“臣愿听王爷指导。”
拓跋弘扶起沈飞,拘着礼仪客气。
“沈卿说得哪里话,打仗布兵之事全依仗你了。”
二人客套几句,文帝再次开口:“朕封拓跋弘为帅,沈飞为副帅,并赐兵符一对,调兵遣将之事,全有沈飞负责。”
“发兵两万,支援突厥内乱,扶拓跋弘为新突厥王,新突厥王谨记,平定内乱之时,速写降书送与大庆,并承诺年年纳贡,此无反心永不征战突袭百姓。”
二人开口谢恩。“臣领旨。”
拓跋弘声明。“谢皇帝隆恩,儿臣谨记教诲,决不食言。”
文帝几人对视相继一笑。
“拓跋弘,你先退下,我有事要与几人商议。”
拓跋弘拱手告退。
出了御书房,他的脸色瞬间垮掉。
在大庆忍辱多年,好不容易有反击本国的机会,到头来是个空有帅名的将军,实权都在外人手里。
这个沈飞是什么来头,文帝如此信任他,几人在屋里密谋什么,是不是要对自己不利!
大庆是块肥地,总有一天他必征服这块,当下还需要忍辱负重,先顺着死皇帝计划来,等到大庆内乱之时,自己也能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