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七月凝重地点头:“要是留在省内,确实只能选省师大了。暨大都肯定够不着,别说逸仙了……”
蒋士颖听完,抿着嘴,想说话也没有力气了——他离他心仪的人民大学的往年省排名,还有一百来人,他只能无力地祈祷,希望人大今年能爆个冷,让他能够得着。
他印象里的叶九思,还是一个只能考三百来分的“学渣”,不经不觉间,竟然拿下了他费尽所有努力和知识家底都不一定能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他也知道叶九思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但在座的各位,谁不是呢?但只有叶九思有暴殄天物的资格。
陈七月问秦晚芝:“芝芝,那你打算跟我做校友吗?”
秦晚芝摇了摇头,说:“不瞒你说,我也想上逸仙大学,但是也够不着。但我的分数去读省师大,又好像太浪费了,所以我得看看外省的985,看看有没有能给我捡漏的。”
陈七月听完,神情同样凝重起来。
——虽然她能捡的漏,比秦晚芝破烂不少,但万一呢?如果她孤身一人,便能义无反顾地把荒无人烟处的桂冠戴在头上。但她现在有叶九思了,如果把平行志愿填得全国都是,那怎麽能保证叶九思能跟上自己的步伐?
看到这个分数,陈七月甚至不敢指望运气,只好选择在自己分数范围内最保险又最好的省师大,放弃985的名头。
叶九思见陈七月没怎麽说话,用手肘推了推她,说:“读不上逸仙也没关系,选个好点的专业,四年读下来也是很快乐的。”
陈七月听完这番话,深深吸了一下鼻子,还是按捺不住胸口一阵酸楚——想起高二第一次月考时,拿到年级第九的那种无限风光,此刻的陈七月只感觉羞愧得脸颊通红发热。
厨房里的喧闹声终于停止,叶九思家的佣人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来,才打破客厅里的低气压。
陈七月最终在系统里填下省师大法学专业这个第一志愿——这些天她一直在深呼吸,极力地挽救自己的情绪,也和叶九思彻夜长谈了很多次。最终在她填报志愿时,脑子里都是对未来的幻想,诚挚却幼稚。
——戴着金丝眼镜,穿着丝绸衬衫和包臀裙,飞快地在电脑里搜索各种资料,查阅各种法律文献,护卫叶九思的文学版权。
7月中旬。
一本院校录取分数已经出炉。人民大学621分——蒋士颖的高考成绩恰好就是这三个数字,但却不是这个排列顺序,所以失之交臂;幸而逸仙大学只有588分,比往年低了一些,给了蒋士颖更大的优势,让他能顺利录取他的第一专业志愿——金融学。
暨南大学572分,仿佛在端着大喇叭,在陈七月和秦晚芝的耳边,震耳欲聋地喊道:“幸好你们没有抱着赌徒心态选择我!”
秦晚芝最後低空飞入西北地区的某所985院校。
省师大今年553分,仿佛是为了让陈七月和她的好姐妹有更多共同话题,让陈七月和秦晚芝拥有极其类似的低空掠过“录取线”这一道通电围墙。
本来陈七月以为自己闭着眼都能进省师大,结果却这麽险,阴阴的恐惧感缓缓地从她的後背渗入她的身体。
褚之劲考了525分,同样踩着燃烧着的录取火线,踏入省工大的校门。
一切都尘埃落定,接下来就等录取通知书。
陈七月惴惴不安地抱紧叶九思,强行让自己松一口气,说——我们已经在一个学校了,这比什麽都重要。
而且法学院和文学院都在新落成的大学城校区,未来的日子不会变。
邮政带着两份录取通知书,塞进邮箱里。陈七月感觉心跳已经涌上嗓子眼了——她期待着一份官方文件,宣布她可以和叶九思再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生活。虽然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多点仪式感,总归没错。
陈七月紧张得手脚乏力,她撕开封条时,竟然只撕下一角。
而神色镇定的叶九思,动作圆润流畅地,就把整个封条撕下来,拿出里面的录取通知书——“叶九思同学,恭喜你被广东省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录取。请你凭此通知书于二〇〇三年九月七日至大学城校区报到。”
陈七月展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眼睛一时间无法对焦,眼珠转了半天才定格到专业那一栏。
——俄语专业。
——石牌校区。
——十六公里的距离。
陈七月只觉得手臂发酸,一阵又一阵地涌上来,她快要没力气握住这张轻薄却无比沉重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