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武周定鼎千里江风福利番外 > 第333章 福利番外(第1页)

第333章 福利番外(第1页)

◎地府观影体(8)◎

彼可取而代也。

这句话在邓绥生前没能做到。

哪怕以她的地位,以小皇帝的天资,她本有机会做到这一点,但她自出生以来受到的教育,都不会让她做出这样僭越的行为。

可当她以一个更为清醒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说出这句话好像变得没那么困难了。

在天幕上一步步强大起来的那对母女,更是让她亲眼看到了改天换地的希望。

她在说出这斩钉截铁的几个字时,还忍不住在心中同时在想——

说来,要如何取代一个皇帝呢?

……

这当然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不用说,可能会做出这件事情的人还是一个女子。

好在,魏晋南北朝的众多朝代更替已经给出了一个大略的答案。

首先,这个替换皇帝位置的人,要做权臣。

隋文帝乃是北周的上柱国,北周皇帝宇文氏也是从西魏权臣做起的,再往前更有“发言权”的,自然是司马氏。

在这一点上,武皇后显然还要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她不仅做到了二圣临朝,在前朝的权力也仅次于身为皇帝的李治。

或许皇后的身份让她继续往前走出这一步,注定会不如臣子方便,但当权力足够集中地落在她手上时,她就比其他人快一步地取得了先机。

做皇后的时候,她知道要如何令外人看到她的尽心竭力,就像亲蚕礼这样能够接触内外命妇和京都百姓的场合,她绝不会假手于他人。

做天后的时候,她也很清楚自己该当拿出什么样的表现,才能让朝臣相信,她的存在是让天下政令愈发清明,而不是因为一个女人加入政局而变得一团混乱。

紧随封禅到来的,更是一个对她来说,既可算是危机四伏、麻烦重重,又可算是机遇的环境。

“天灾啊……”

“这对你来说应该很熟悉了。”吕雉听到邓绥的一句感慨,接话道。

邓绥点头,“是。”

天灾她怎么会不熟悉呢?

汉和帝过世之后的永初年间,对于汉朝来说,也是天灾最为凶险的十年,三百多个郡县同时面对水患、并州凉州大旱匈奴入侵、连续六年发生蝗灾,一个个接踵而来,让人根本没有喘气的余地。

她也更不会忘记,当这些天灾降临于人间的时候,她在前朝点兵迎敌,赈济灾民,公车聘才,却也有人觉得地震和冰雹都是阴盛阳衰、太后专权的缘故,在朝堂上发起弹劾,乃至于……政变。

她可太熟悉了,所以当二圣临朝、泰山封禅紧随而来的就是天灾祸事的时候,也势必会有人将这样的罪名扣在天后的头上。

可那又如何!

她这位前辈拿出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战绩,没道理那位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天后陛下做不到迎难而上。

在她手中,也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拥有了更多的筹码。

成立四海行会实在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这不仅让原本只能受困于宫中的宫女得到了外出的机会,还能托庇在商会之下拧结成一股不容忽视更不容人欺侮的力量。

当她们得到了一个个真正落到实处的岗位和赖以安身立命的本事后,她们所能起到的作用根本不容小觑。

因天灾而流离失所的孩童,也被引入这座最为独特的避风港内。

当坐在皇位上的李治庆幸于流民逐食的人数并没有想象之中多的时候,他好像不曾留意到,有一批只忠心于天后和公主的人,已在逐年壮大了。

自南方引入的良种,也在宣州的试点栽培后,展现出了其最让人心动的特质。

耐旱,生长迅速,产量不低。

在旱灾之中,根本没有人有这个闲暇去挑剔稻谷的口味,他们需要的,只是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已。

商路的扩展和水稻的扩散,简直像是吹散灾厄的一场清风,也将天后陛下的贤名一并带到了百姓的耳中。

他们怎么会在意这些救援的举措,到底是出自天皇还是天后之口呢?

他们只知道,随着良种一并到来的,还有经由将作监改良的灌溉器械,而这也正能在根本上对蝗灾再做出一番预防,让他们得以在秋日取得丰收。

这是天后的恩赐!

他们更知道,当天后站稳于朝堂的时候,再不会有人对安定公主犒赏府军,抚恤亡故士卒的决定予以阻拦,让她能够南征北讨无往不利。

北方的旱灾、尤其是西北的旱灾,往往会同时引来更加穷困的游牧民族劫掠,现在却被安定公主所统帅的铁骑拦截在了边境以外。

若是按照昔年权臣的标准来算,天后陛下和安定公主的联手,已经达到顶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