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观影体(9)◎
风灯摇曳,夜色昏昏,都无法阻挡在这两句询问发出的时候,彻底散开遮挡的天幕中,那两道身影简直像是在熠熠生光。
那并不只是因为新朝的诞生,要以这两句话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而是因为两个人的理想与宏愿碰撞在一起,擦出的火光足以照亮前路。
她们所说出的话,也是在真正意义上,翻开了新的篇章。
凭什么只有圣意裁定的事情才是真理?凭什么皇后和公主只能为王朝的延续无私奉献?
凭什么明明有这个本事造福于万民,却还要让公平被身份所限定,接受所谓既定的命运?
还不如捅破了这个天,重新制定秩序好了!
反正,她们不仅敢做,也有这个本事这样做。
这并不只是一场因一己之私而生出的叛逆,而是……
“这是时代的先驱啊……”许负低声自语。
她当然是一名成功的相士。生前的种种相面预言,都被证实成真,如今就算身在地下,也绝不会看错。
有这两位长命的帝王作为新朝的开国之君,这个几乎从未被人想过的篡权绝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也不会三代而亡,势必会将一个崭新的规则延续下去。
不过现在,还只是起步呢。
她还隐约说了句什么,但很可惜,就连距离她最近的薄姬都没能听到具体的信息,只是觉得对方脸上的笑容里暗藏深意。
但在此刻天幕的场面跟前,大约并不会有人太在意她的表现。
这出发生在夜里的母女结盟画面太过惊人了,让一部分人振奋到心血沸腾,却也让另一部分感到异常的恐惧。
当有些人没有做出根本性改变的时候,他们觉得女子怯懦且易于掌控,说优柔寡断是“妇人之仁”,可当真的有人打破桎梏,掀起颠覆王朝的狂澜时,他们又开始惧怕这样的事情会因此而变成常态。
而被最为关注的时候,自然还是李治的表情。
他本就痛苦而自责,现在更是因为这个本不知道的事情,陷入了一阵恍惚。
“原来她说的是认真的……”
天后为安定争取继承人的位置,并不是出于对李弘李贤的不满,而随便说出来的话。
她需要从李治这里得到的答案,也至关重要。
李治更不曾想到,当她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时,她做的不是等待下一次机会,或者干脆打消那个荒唐的念头,而是以这样快的速度做出了决断,也彻底改换了目标,拉上了安定与她联手。
“原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李治的第二句话,像是从游魂的嘴里发出来一般缥缈。
不对,他现在本就是个地府鬼魂。
“阿耶……”李弘的声音也听来格外无力,“阿耶你看安定的表现!”
李弘望向天幕的时候,比李治还要看起来呆滞。
他记得,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发配往襄州,变成了朝廷的弃子。但他没想到,他的父亲此刻面对的处境,丝毫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
他自己一头栽进了一个足以致命的坑里,而父亲他也几乎是在同时,让自己走向了众叛亲离。
安定从小就对母亲比对父亲更为亲近。也正是这份亲近,让她在面对那份天下最独特的邀请时,居然一点也没犹豫过自己的选择,根本不在意她的合作会不会让父亲落入致命的处境。
如果说,刚才吕雉是被李弘的种种愚蠢行为,唤醒了生前有关刘盈的记忆,就这么被气笑了,那么现在看到天幕之上安定的行为,就是真的被逗乐了。
李治循声而望,迫使自己看着这个昭告着未来会如何的场面,就看到他那个聪慧无比的女儿何止是毫无心理负担地做出了选择,还这样快地做出了随后的准备。
她说,她要记下父亲不让她当太子的理由,作为将来的罪状。
她还说,若要篡位自立,取代他李治的位置,所要准备的,无外乎是威望、民心、人手和造势而已。
【“阿娘此次提出糊名,对抗世家潮流,打击废太子余党,肃清朝堂,威望必定更胜从前。”】
【“民心也无需多说……宣州稻,南海棉,辽东农肥……”】
【“造势……若要山崩石现,水落石出,当真不难。”】
【“反倒是愿意支撑你我发动政变的人手少了些,好在我们有兵权在手,就算李氏宗亲叛逆,我们也有本事直接将他们镇压下去。”】
可行!完全可行!
但她说得果断,天幕之下的人可是全都傻眼了。
反正,天后此刻是个什么表现,这些围观者便是什么样的表情。
直到有一个声音先一步打破了平静:“她为什么会这么熟练啊?”
谁都看得出来,当武后刚刚闯入安定公主寝宫,准备说出那句联手提议的时候,恐怕就连她自己都抱着一种异常忐忑的心情,结果她的女儿连方案都准备一半了。
换了是谁处在她那个位置上,除了惊喜也该沉默一下的。
“……其实也不奇怪对吧?毕竟是早早在辽东私藏金矿的人。”邓绥唇角泛起一缕愈发真切的笑意,“一个喜欢有备无患的人,怎么会想不到,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若不能登上最高的位置,迟早会惹来祸患的。如今也不过是将自己提前做好的准备,用在给自己和母亲一并铺路罢了。”
就像这对母女在交心之谈中所说的那样,既然这条路已经格外难走了,那么能拥有一个同路之人,便是这天下最为幸运的事情。
她们的结盟也势必会毫无保留,相互成就,远比寻常帝王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邓绥朝着周围扫视了一圈,实不难看出,在场这些有父子关系的人眼见这样的交心,是不是都感觉到了一阵对比出来的尴尬。她便更觉自己今日的心情,乃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天幕昭昭,更是已让人看到,李唐的崩塌实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