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直接放假了,这次连大舅妈都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上山,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第二天,家里外公、外婆也忙了起来,外公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放牛,外婆则在家做饭,给鸡和猪喂食,打扫卫生。
其他人全都上山,大家带足了吃食,还有麻绳和麻袋。
沈蕸音带上了她的闺蜜秀萍,王婶让秀萍哥哥在家带弟弟,自己也跟着沈家一起上山,山上的收成只有几个月,大家都卯足了劲收集。
沈蕸音依旧背着挎包装元宝,叫秀萍一阵羡慕。
有来福的领路,她们又挖了很多天麻、黄芪、党参、还采到了很多榛蘑、香菇,来福还找到了一棵满是小木耳的树桩。
“汪汪汪!”
来福兴奋地跑过去,对着树桩叫着。
“这是什么?”
秀萍好奇地问。
“这是木耳啊!”
沈蕸音笑着说
“我们可以摘一些回去晒干。”
“哇,这么多木耳!”
秀萍惊叹:“我们可以做凉拌木耳了。”
沈蕸音满脸赞同:“我要把这些木耳都带回家。”
说着,她拿出背篓,开始采摘木耳。
“我来帮你吧!”
秀萍也加入进来,两人一起采摘木耳,不一会儿就装了不少。
“这些木耳真漂亮!”
秀萍看着背篓里的木耳,开心地说。
“是啊,我们今天运气真不错!”
“不仅挖到了很多药材,还采到了这么多木耳。”
“汪汪汪!”
来福似乎听懂了她们的话,也高兴地叫了几声。
“来福,谢谢你!”
沈蕸音摸了摸来福的头
“没有你,我们可找不到这么多好东西。”
“汪汪汪!”
来福摇着尾巴,表示自己很乐意帮忙。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婶笑着对向羽裳说
“还是跟你家上山收获大,蘑菇多不说,认识这么多药材,我呀,就沾你家光了。”
“哪里是我们认识,都是来福带我们找的,它的鼻子比我们可灵多了,老远就能闻着味,今天挖的药材你也给你家的阿花闻闻,下回就找着了。”向羽裳给王婶出招。
“这是个好主意,等我相公回来了,就叫阿花、小黄闻闻,我相公带着它们一起跟卢把头去挖参,都去天,该回来了!”
王婶有些心不在焉地说道。
“是隔壁村的卢把头?听说他放参是一把好手,每年都能找到些好货。”
向羽裳听说过这个卢把头。
“是的,我娘家侄女嫁给卢把头的小儿子,所以这次带上我相公一起去,路程远,进深山里,人去得多,都是自家亲戚。”
王婶笑着解释
“那你们怎么没跟着一起去呢?”
向羽裳眨着眼睛,好奇地问。
“我和孩子走不开,再说了,他们进的是深山,带上我们就是个拖累,我也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就在附近采点蘑菇、野菜啥的,挺好的。”
王婶笑了笑,捶了捶自己的腰。
向羽裳点点头,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