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的窗棂透进几缕晨光,斜斜地照在铺满宣纸的书桌上。
郑逸坐在桌前,身影被拉得老长。
他埋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手指在泛黄的纸张上轻轻划过,出细微的沙沙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将重要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审查。
窗外鸟鸣啾啾,偶尔传来几声市井的喧闹,却丝毫无法打扰到郑逸。
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眼中只有那些记载着传统工艺精髓的文字和图样。
他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宣告着他不畏挑战的决心。
审查的日子终于到来。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坐在太师椅上,神情严肃,目光如炬。
他们身上散出的威严气势,让整个房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郑逸站在他们面前,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肩头。
“郑公子,你对传统工艺的创新,我们已经有所耳闻。”一位白苍苍的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但我们担心,你的做法会破坏传统工艺的精髓,甚至会误导后人。”
郑逸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各位前辈,我的创新并非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展……”
老前辈们接连提出尖锐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直击郑逸创新的核心。
郑逸需要绞尽脑汁,才能一一解答。
他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
“那么,郑公子,你如何证明你的创新是有价值的呢?”另一位前辈问道,目光锐利地盯着郑逸。
郑逸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望向各位前辈,缓缓开口道:“我可以……”
“我可以……”郑逸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望向各位前辈,缓缓开口道:“我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证明我的创新是有价值的。”
他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抽出几张精心准备的图纸,依次展开在前辈们的面前。
图纸上绘制着各种精美的传统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
郑逸指着其中的一幅图纸,解释道:“这是我在传统木雕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的设计。通过改进刀具和雕刻技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还能确保作品的精美度。”
老前辈们的表情渐渐从质疑变为思考。
其中一位白苍苍的老者微微点头,眼睛里闪烁着一丝赞许的光芒。
他轻声问道:“那么,这种新技法真的能保留传统的韵味吗?”
郑逸自信地笑道:“当然可以。我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深入研究,现许多工艺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失传或被简化。我的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寻找一个平衡点,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环境中焕出新的生命力。”他轻触图纸上的一个花纹,仿佛在赋予它生命:“比如,这朵牡丹花纹,我保留了传统雕刻技法的核心,同时引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
老前辈们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讨论起来。
郑逸感受到的压力逐渐减轻,但他仍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着回答任何可能的质疑。
“郑公子,你对传统工艺的创新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最年长的一位老前辈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但我们还需要看到实际的效果,才能完全认可你的做法。”
郑逸微微一笑,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另一张图纸:“那么,各位前辈,接下来我将展示一个实际的制作过程,让你们亲眼见证我的创新成果。”
就在这时,一位面色阴沉的前辈忽然站起身,走到老前辈们身边,低声嘀咕起来。
他的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怀疑,仿佛在试图动摇其他前辈的信心。
郑逸看到这一幕,眉头微皱,心中的紧张感再次上升。
“郑公子,”那位老前辈沉声道,目光在郑逸和那位面色阴沉的前辈之间来回扫视,“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实际的证据。你准备得如何了?”
郑逸坚定地回答:“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前辈们,请跟我来,我会让孙小工匠们现场展示新的制作工艺。”郑逸引着众人来到工坊,孙小工匠们早已准备就绪。
只见他们熟练地拿起刻刀,在木料上飞快地雕刻起来。
刀锋划过木头,出清脆的“嚓嚓”声,木屑纷飞,如同冬日飘落的雪花。
他们运用着郑逸教导的新技法,手快得惊人,却又稳如磐石,每一刀都精准到位。
老前辈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工匠们的动作,他们看到,在新的技法下,雕刻的度大大提升,但作品的精细度却没有丝毫降低。
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在工匠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散出浓郁的传统韵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一位老前辈忍不住惊叹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