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几场落雨,七月的盛夏过去,等来的是更加炙热的八月。
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堆官兵快步通过,可是给街道两旁的人吓得够呛,赶紧让开了。
书斋内,李明阳才刚刚挑选好自己要买的东西,就听见门口的小伙计低声抱怨着。
“官府的人是怎么回事,一年恨不得游街八百次,莫不是真的要抓什么朝廷要犯?”
李明阳抬起头,将手中的银钱交了,却不着急走,反而是一脸好奇的询问。
“这些日子官府的人总来么?”
书斋的伙计一面将钱收了,一面在纸上记录着账目:“可不,这些日子书斋进了不少书,都是书院里最需要的,本来门口还放了一个牌子的,可这些官兵一来一往,再好的东西都给清了,我们这些书到现在都没卖出去多少呢,只能靠着口口相传。”
从后院出来的掌柜一听手下人这话立刻板起脸来:“怎么就你话多?还不赶紧整理货,下次说话之前先动动脑子。”
随后看着李明阳,直接将话题给转了。
这年头,官府的镇压力度还是很强的。
背地里嚼舌根是真的能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李明阳没说话,而是走出门去。
这会儿官府的队伍已经走远了,街道上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李明阳现在大半的时间都待在私塾内,对这街上所生的事都得靠着旁人的一言一行来猜测。
现在官府增加了这么多的巡逻,足以看出对此事的重视。
莫非,真是夫子说的那位巡抚回来了?
那需要提前这么长时间做好准备吗?这排场是不是太大了些?
李明阳心中好奇,但嘴上却是一句话也没问。
同样感觉到不对劲的,还有书院内的其他学生。
除了柳谦修是官宦子弟,石青和李明阳家境贫寒之外,剩下的大部分人不是父亲做着较低的官,就是老板的儿子,手中有几分资本。
这些人的消息可要比一般人灵通。
对于外面的各种变化看的也十分清楚。
这会儿正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侃侃而谈。
“我听我爹说,咱们这是要来大官了,很大的那种,所以外面才会这么热闹的。”
旁边一个小毛头立刻眨巴着眼睛:“大官?能有多大?能比的了去年的巡抚大人?”
对于这些孩子而言,能来的大官也大概就是这样了。
“不清楚,但我爹去年还不像现在这样紧张,今年愣是要将我们家的匾额都换了,肯定是有大事。”
纵是这些孩子再聪明,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出这其中关系来。
而李明阳此时却只是低着头看自己手中的书本,完全让自己沉浸其中。
要不是林英杰拽了李明阳的胳膊一把,估计李明阳这会儿还不会搭理人呢。
“啥事?”
林英杰和郑秀文两家住在对门。
平日里两人是吵吵闹闹的,今天却一起看向了李明阳。
遇事不决,先问李明阳,这总是没错的。
“李明阳,你说咱俩的关系是不是不错?你娘和姐姐带着东西来的时候,我家可从来没不收过。”
原来不只是大人的世界里会讲究这些,就连孩子也知道,说事之前想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