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只兔子卖了一半,换来的钱足够一家人吃一顿好的。
张氏还特地买了两匹布,连夜做活儿,好歹是给自家人都换了一身新的。
再看二房那边,情况可就惨了。
李明忠上学需要银钱,本来靠着一双脚走着也能去,可王氏向来惯孩子,夏天的时候就给了同乡不少钱让帮忙接送。
这个一来一往至少要十文。
李宝学平时干活也是糊弄事。
到了秋收庄稼长得稀,没有刘氏帮衬早就完了。
晚上趁着天还没黑,王氏特地带着一筐米面来了。
“嫂子,我这有事想要和你商量。”
这俩人一年到头吵架拌嘴,还没见张氏说过几句好话呢,这会儿态度软下来了,背后一定有问题。
“啥事?”
“你看,明天就是大年夜了,我们家还没买啥肉呢,倒是看你家的兔子肥的很,能不能……”
张氏朝对方的米面上一扫,好歹是心软。
正要答应,却听见了李老爷子的声音。
“虽然分了家,但好歹是一家人,何必借?我看明日都做上两道菜,到我们屋头吃来,家里也得热闹热闹。”
一听说这话,王氏立刻笑呵呵的答应,拿着米面赶紧回去了。
想也知道,王氏明天端上来的不是什么山菜饼子就是米糊糊,没啥好吃的。
倒是自家养了兔子,东西屋都看得见。
但公爹开口,张氏也不好反驳,只能答应。
新年总是孩子最高兴。
白天李明阳和自家哥姐吵吵闹闹,倒也是放松了一把,让自己不必在为书院里的那些文章道理而头疼。
再好学的人,一直看书也是会头晕的,稍微休息一下也很重要。
晚上,刘氏自己准备了两道菜,大房二房各带着两道菜来了。
和张氏猜测的一样,二房的菜素的,扔到兔笼里估计兔子都不会吃的。
倒是看着张氏送来的兔肉两眼放光。
李老爷子今日心情还不错,给自己倒了一杯温酒。
“今年咱家还算不错,明年一定会更好的。”
说着,目光一下扫在两个孩子的身上。
“要是日后真的能考取功名,我李家也算是光伏门楣了。”
“一定成的!”
李明忠不改那爱出风头的毛病。
眼看老爷子开口就非要卖弄一番。
“年前我不光学了百家姓,千字文,还学了论语,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夫子和爹教给我的我是一点也没忘,现在不光在书院内结交同窗,还和同村的二狗他们接触呢,这话的道理我全懂呢。”
那副牛气的样子看的李老爷子哈哈大笑。
随后转头看向李宝学。
“你考了个童生,日后牛蛋还不得成个秀才?那叫什么来着……”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宝学马上将话接了。
夸自己儿子呢,他怎能不高兴?
李明忠从小就是个显眼包,见爷爷看着自己终于有了几分笑模样,更是一副信心满满的德行。
“您放心,在登上几年,我一定去考取功名,到时一定让您高兴!”
角落里,李明阳的声音虽然小,却一下戳破了李明忠的这层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