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两个出身贫贱之家的才更能懂得彼此心境。
之后几日,李明阳每日带着自己那陶碗上课。
开始几天还隐隐能听见有人背地嗔笑。
不过笑着笑着也就习惯了。
楚鹤迁的教学度很快。
三字经全篇足有千字,虽不是极长,但也不短,寻常书院学上两三个月也是有的。
但在楚鹤迁这,边学边融会贯通,十日课程下来,就已学的差不多了。
这十日中,李明阳学的十分用心。
哪怕这些东西他已经倒背如流,也仍表现得似第一次学习一样。
入学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一个静心的过程。
沉浸其中,竟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第十日,学堂仅有半天的课程,弟子要一个个经过楚鹤迁的考核,确定将这十天内的东西学的八九不离十,才能回家沐休。
好巧不巧,李明阳偏是排在马学才的后面。
看着李明阳已收拾好了回家的东西,马学才抱着肩的冷笑。
“李明阳,我听说你家是乡下的?从学堂出去你家,怕是要小半天吧?别看夫子夸你字不错,这次试练可是抽背,背不下来夫子可不放人。”
说到这,豆大的眼睛里满满都是讥讽:“万一夫子真把你留下了耽误了时辰,你岂不是要到半夜才能走到家?”
说完更是自顾自的笑了。
小屁孩的心态,单纯的让李明阳连同回怼的想法都没有。
不一会儿就到马学才了。
方才在李明阳面前他还一副优越感满满的样子,却在楚鹤迁的面前露了怯。
“养不教,父之过。教,教不严……”
声音逐渐小了下去,又偏偏是卡在这一句。
楚鹤迁面不改色的提醒了一句,马学才这才继续背了下去,磕磕巴巴的,最终还是卡在了最后两句。
一个不满十岁的顽童,十日之内能背成这样已是十分不易。
“你再好好温习一下,待会儿再背一次,能完整背下来就可以回去了。”
见还要背一次,马学才有点打蔫,但一瞧见排在自己后面的李明阳,又故作一副轻松的样子,拿着书文去一边背了。
站在楚鹤迁面前,李明阳的脸上瞧不见半分紧张。
楚鹤迁心中不有赞许。
至少在心态上,李明阳已经远过同龄的孩子了。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是最基础的东西,现代科普的更是全面,再加上这十天的学习,全篇背诵对李明阳而言倒不是什么难事。
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也清楚。
还是收敛了锋芒,故意在几处停顿了两下。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最后一个字说出口,李明阳在楚鹤迁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欣慰。
“你路途远些,路上可要小心。”
李明阳点头答应,随后行了一礼,谢过夫子后才拿着东西走出门去。
见马学才还在门外抱着书文背诵,李明阳的脚步放缓了些。
“这三字经不难,在我到家之前,你一定能背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