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阳心头一喜:“是何等差事?”
楚老爷子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自从李明阳高中之后,贤王与九皇子便格外在意李明阳的情况。
在知道李明阳入考前,曾与楚家有所往来后,贤王曾特地来过一次。
“也是那时才有的机会,我将你的情况说给了贤王听。恰好国子监一位博士年纪大了,需告老还乡,我便和贤王说了你的事。如今贤王已将此事推荐到了祭酒那,今天晚上祭酒会来此处与你面谈。”
听着楚老爷子的话,李明阳心中一阵激动。
随后更是抱拳拱手,完全是一副谦逊态度。
“多谢您的相助!”
“是你自己有些本事才能有这样的机会,要不然就算是推荐了也成不了。”
正说着管家很快来报,原来是国子监祭酒已到。
楚老爷子立刻约人在正堂相会,同时还叫上了李明阳一起。
初见此人时,李明阳便感觉到了一股儒雅的气质。
国子监向来是授业解惑之地,能做到祭酒的位置上,想来也是有几分大才之人。
李明阳立刻行礼,全然是以晚辈的方式拜会。
祭酒瞧着李明阳眼神中更多了几分欣赏。
他早就听说过,今朝状元郎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可那文章写的却是气势磅礴,要说是个足有四五十年阅历的人,能写得出的也说得过去。
本想着一个十岁的孩子,到底身上还是该带着点稚气的。
没想到李明阳的身上反倒是带着一股干练气质,举手投足之间十分规矩。
尤其是那双眼睛明亮,带着少年应有的朝气,同时也多了几丝沉稳。
“不愧是贤王引荐的人啊,确实是有几分模样。”
在楚老的安排下,几人暂且落座,只有李明阳还站在正堂。
祭酒立刻试探其李明阳的能力来。
授业解惑,本就是神圣之能。
不仅要帮天下培养出一批人才来,平日里更是要与那些皇亲国戚打交道。
只是聪明,能教懂书上的内容还不行,关键还得有几分真本事,有自己的想法。
而李明阳也果真没让他失望。
不仅对祭酒的询问侃侃而谈,还能带着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在谋略方面更是有着几分真本事。
说着,祭酒笑呵呵的转头看向楚老:“楚公子当真是有几分贤才,当年罢官的时候,我还想着可惜了一位能忍,没想到前去民间后反而为我大乾培养了不少的人才啊。”
楚老爷子淡然一笑:“就算是有伯乐,这马也得是千里马才行。”
二人相视一笑,很快便将李明阳的事情给定下来了。
“明天一早你就去国子监吧,先熟悉一下环境,若是第一天能带课是最好,我会安排前一位博士的助教协助你的。”
至于这月俸,自然是少不了李明阳的。
不仅能靠着状元的身份拿上一笔,还能从国子监赚来月俸。
此事确实不错。
李明阳立刻道谢,天色已晚,家中还有一家老小在等着,也就急忙回去了。
当天晚上李明阳回去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先睡下了,哥嫂这一路劳累也是早早休息着,只有爹娘和姐姐还在屋中聊着天。
如今的李家早已今非昔比,他们也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光是想着张氏都能激动的落下泪来。
听见李明阳回来了,张氏赶紧迎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