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都的百姓这两日又发现了一件怪事,这冬至还没到呢,晚上天就黑的一天比一天早,这早上太阳出的又是一天比一天晚。
开始很多人觉得是自己的错觉,于是纷纷各展神通。把日晷、更香和漏刻等各种物件用上计时后,终于确定了如今的太阳比正常时早下山了半个时辰,晚升起了一刻多钟,且这个时间每日都在变化,他们能见到太阳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这么明显的怪异让人很轻易就联想到了,神明因为后位空悬降罚之事。可陛下明显厌恶男子,不愿迎男子为后,他们也不能强人所难。
这太阳早下山晚上来爱偷懒就让它偷懒一会吧,比起这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芝麻小事,他们更不愿去触陛下的霉头。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想错了,他们以为自己不需要太阳,却忘了这会正是庄稼猛长之时。这奇异天气变化让本该灌浆的稻米越拖越晚,甚至还有不少人田里稻苗出现了枯黄之象。
这关乎全家口粮和生死的大事可没法再让百姓忽略不管,他们碰头一合计,一边让人悄悄去查衡都男子的生辰八字,一边到宫门跪着哭求。
“国师大人,粮食是百姓的命也是国家的脉呀!还请国师大人劝劝陛下,为了苍生福祉,暂且委屈一下吧!”说话的是受百姓之托而来的书生。
他一说完,后面的几百个百姓、不分老弱妇孺,全部齐齐朝城墙之上的国师磕头,阵仗大到释尘觉得脚下的城墙都在跟着抖动。
他上前几步扶着墙边,同样高声回应,“陛下英明、爱民如子,即使身在深宫也知各位不易,早已吩咐工部下去查明粮米异常原因,想必不日就会有好消息了,大家稍安勿躁。”
“陛下还说了,此次因天象受灾减产的百姓,都可把损失上报衙门。只要查实确有此事,衙门自会发粮发银补偿,大家不要担忧,陛下永远与我们同心同在。”
“我们自明陛下爱民之心,可是土地粮食是我们所有倚赖。这后位空悬多一日神明怒火就一日难消,我们总不能老靠补偿过活呀!求陛下以大局为重,暂且委屈一下吧!”
“求陛下以大局为重,求陛下以大局为重!”撼天动地的呼喊声一句接着一句,轰动全城。
安遂殿里的嵇游和林府的林己余听到内心只有一个想法,他们所求之事要成了。
“不是陛下不愿,而是这满城与卜算之上生辰一样之人还未出现,陛下也只能空有心呀!”释尘好不容易等声音平息下来之后赶紧喊了一句。
他这话让底下百姓个个面面相觑,这可真把他们问住了,他们还真没找到人。
“我们找到了,是林夫子的第六子林己余,上回还因见义勇为得了陛下封赏为州同的。”有人匆匆赶来回了一句。
之前嵇云兰进都欲聘林己余为婿,后来又因时辰不合作罢之事,瞒得了一些人,可也总有人听到风声。这不,一听到有黄金百两,想都没想就把林己余给卖了。
“真的,真找到人了?”百姓纷纷转身相迎、七嘴八舌的就打听起来。
“找到了,大家放心。”来人说完跪到前面书生面前,与他一起高呼起来,“求陛下以大局为重!”
这回释尘没有说辞了,表面面露难色,其实心里心花怒放,着急忙慌地进宫禀报去了。
整个衡都百姓都在等陛下决策,也在等圣旨,这时候嵇雪明又犯病了,他不顾阻拦同样赶到宫门前大喊。
“别被国师蒙骗了,林家之子根本不是天选之后,而是国师一意孤行。谁人不知林家子曾在归林寺住过与国师交情匪浅。”
“国师大人这哪是传什么神明旨意,分别是司马昭之心呀!”
百姓还真一时被他唬住了,他们不是害怕国师大人任人唯亲,权力之争离他们太远,他们只是怕选的皇后非神明所愿,灾祸还会不止。
就在大家犹豫不止的时候,河城传来快报——河堤垮了!
这下嵇雪明成了千夫所指,谁都顾不上他,再度请愿。
煜帝终是不忍,圣旨磨磨蹭蹭下到了林府,整个衡都官民共庆,只除了还在持续犯病的嵇雪明。
听闻昭王得知煜帝真要迎林己余为后时,当即怒骂了一句‘祸害’就要去截圣旨,还是被早有预料前来的魏升拦住了。
煜帝登基两年,膝下还无子女,现在又要迎一个生不出来的男人为妻。这对魏升的大业来说可谓是大大的有利,他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怎么会容许嵇雪明去阻拦呢?
要不是不能暴露,他恨不得举双手双脚同意。
可他没拦,有另外一个出乎众人所料的人拦了。他还不是自己一个人拦的,他带上了林己余,捧着圣旨,学之前的百姓,跪在了宫门前。
“求陛下三思,男子为后前所未有、骇人听闻。且林己余为微臣学生,有文曲之能,怎可困于后宫,虚度余生。”沈仲棠说话时一直紧紧握着林己余的手,不难看出他多喜欢自己这个刚行完拜师礼的学生。
这事不是沈仲棠一时兴起,他也是受了嵇游之命的。闹这一出,就是想让林己余即使入宫为君后,也仍旧有自由出宫的自由。
嵇游知道林己余的才能和愿望,他想娶林己余,却不会因为自己的自私困住林己余。
他爱林己余,他要林己余是自由的。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林州同哪怕是进了宫,也依旧是您的学生,还请丞相大人以苍生福祉为先。”百姓好不容易等到嵇游点头,绝不能再给他反悔机会。
“天下之大,端午日出生者众,何愁找不到一位皇后。可纵观大衡,除国子监外再无学堂,有多少沧海遗珠能如林己余一般被启用?他正是该为陛下、为百姓效力之时,不能再让明珠蒙尘了呀!”沈仲棠此话一出,一片静默。
围在这里的多是识字、被举荐来为民请命之辈。沈仲棠这话简直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大衡除了官侯子弟才能进的国子监外,再无一个正经大学堂。
他们从小逆天而行、东拼西凑好不容易知书达理,可非人人有林己余之好运,能无圣贤举荐,也能进陛下和丞相之眼。
他们此生,大多只能碌碌无为、遗憾至死,如果能多几个学堂,如果能凭才学入仕。。。
这一刻,沈仲棠的话在众多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