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门隐世多年人丁凋零,那位被他遇到的唐门弟子是唐门仅剩的传人,濒死之际看到仙童似的景哥儿给他端水拿药,还嘴甜机灵会哄人,伤势好转後什麽都愿意和他说很正常。
要是换个不讲道义的人,可能当时就把小孩儿抱走当继承人养了。
苏家少了个天资卓绝的儿子,江湖多了个惊才绝艳的高手,景哥儿长大後记得出身还好,要是忘了爹娘是谁,出门游历时再阴差阳错遇到苏家人,那才是真正的热闹。
不过以他们景哥儿的记性,时隔多年还能把那人和他说的东西清清楚楚的复述下来,即便被养成江湖人也不会忘记爹娘。
公孙策怜爱的揉揉少年郎的脑壳,叹道,「幸好那人还有一丝良知尚存。」
苏景殊:???
先生,您又想哪儿去了?
他感觉他的故事背景已经补的很齐全,不需要再继续填充下去了。
背景故事而已,没必要那麽饱满,真的没必要。
此地不宜久留,风紧扯呼。
苏景殊看看外面的天色,感觉足够他从府衙赶回太学。
家是万万不敢回的,他的面子也是面子,瘸着腿去上学多丢脸。
「先生,我待会儿直接回太学,麻烦您明天和我爹说一声,这些天我就不回家了。」
公孙策的惆怅戛然而止,看着生怕回家挨揍的少年郎无奈道,「你爹的藤条已经断掉,应该不会再动手。」
苏景殊沧桑的抹了把脸,「先生,我爹知道藤条是怎麽断的之後会打的更狠。」
公孙策:……
算了,别人家的家事他不管,这小子的确得教训。
每日一感叹,还好他没成亲没孩子。
「包大人,公孙先生,我先走啦。」苏景殊乖乖巧巧的朝两位大佬告别,再见了大佬们他今夜就要远航,别为他担心他有快乐和智慧的桨~
小小苏心里哼着小曲儿往外走,然而刚走出书房就撞上了去而复返的广备指挥使李珣。
李指挥使身後还跟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他走之前说过的曾公曾公亮。
额,连起来念有点怪怪的。
李珣招手,「苏小郎,过来见过曾公。」
好的,这下不用纠结了。
苏景殊在心里叹了口气,规规矩矩上前见礼,「小子景殊,见过曾公。」
曾公亮和蔼的朝他笑笑,「别愣着了,进去说。」
李珣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进去後迫不及待说道,「包大人,陈九去城外试了试苏小郎给的炸药,展护卫没有夸大,只要一根炸药管便能炸开山石,比我们预料中的威力大的多。」
和那根炸药管相比,广备攻城作之前造出来的火药炮弹顶多算个小呲花。
火药作的工匠用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配比试了试,即便配比没那麽精准,和以前相比威力也是大增。
加了铁粉的炮弹炸的更响更激烈,加了白糖的炮弹威力没怎麽变,但是点燃引线炮弹冲的老远,如果时间充裕,他们完全能研制出在敌人弓箭射程之外便能发射出去的炮弹。
辽国多骑兵,马匹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若是打仗的时候马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