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秦唐之好宴央 > 第10章(第1页)

第10章(第1页)

这时的赵王偃继位不久,还未接受过来自现实的毒打,又有廉颇与李牧在手,觉得自己能够对秦国硬气一把。

於是,赵王偃一面写国书强烈谴责秦国的所作所为,一面命廉颇整顿兵马,准备好好给李令月等人一个教训。

倘若「秦国」这次派来的,是成名已久的大将,赵王偃在作出这个决定时,或许还会犹豫一下。

但既然来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将,在赵王偃看来,不好好欺负一把,都对不起赵国往年在秦国那儿受的窝囊气!

第005章

邯郸城的异动,很快便被李令月君臣所知。

陈茵的神色颇有些兴奋:「看样子,有仗可以打了,也不知赵王会派出多少兵力来对付我们。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去抢些粮草回来!」

唐军十万将士,其中有三万还是骑兵,每一名骑兵都对应了至少一匹战马,每日的粮草消耗量可想而知。

再过几日,他们一行人的军粮就要告急了,也难怪陈茵会如此着急。

李令月却将手摁在了她的肩膀上:「莫急,这次的主力不是你们。」

在整合了吐蕃降军之後,李令月麾下的十万大军中,有七万精兵,三万後勤兵,这些後勤兵便包括了负责运送粮草的辎重兵,负责战场急救的两千医护兵,以及负责制作火药的两千工匠。

七万精兵又分为三万骑兵与四万步兵。

先前在大唐,李令月麾下的步兵手握火药,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比骑兵逊色,有时,取得的战果甚至比骑兵更为丰硕。

然而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才是碾压诸多兵种的存在。

骑兵行动迅速,又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在平原地带,步兵通常难以抵挡来势汹汹的骑兵。

李令月虽看重火药,却也不会忽略了骑兵的作用,要知道,後世的蒙元便是凭着他们的重骑兵横扫欧亚大陆。

她不喜蒙元的蛮横粗鄙,但不得不承认,蒙元在训练骑兵,利用骑兵作战方面,很有一手。

在武皇的支持下,李令月总结了蒙元的成功经验,组建起了一支由轻骑兵与重骑兵组成的骑兵队,其中,重骑兵的比例高达四成。

轻骑兵主要以弓箭为武器,负责为重骑兵提供辅助与支援,重骑兵以长枪为武器,每名骑兵的马鞍上还挂着一柄短弯刀或者一根狼牙棒。

当然,重骑兵那就是烧钱的机器,无论是精良的甲胄,还是高大强壮的战马,所耗费的钱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若非通过海上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李令月也养不起这麽多重骑兵。

大唐养重骑兵都费劲儿,别提吐蕃了。李令月在将吐蕃降兵与她的亲兵整合过後,重骑兵在骑兵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如今,李令月一行人身在战国,没有制作火药的原材料来源,火药用一分便少一分,自然每一点都要用在刀刃上。在李令月看来,对付赵国军队,用骑兵就足够了。

战国时代,由於马镫丶马鞍等物尚未出现,骑兵在战场上起的仍然是辅助作用,尚未发展成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提到,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出动了两万五奇兵与五千骑兵去断绝赵军的粮道。

这里的五千骑兵,便是作为辅助其馀两万五奇兵的存在,并未单独成军,更非对抗赵军的主力。

连强秦都是如此,其馀诸侯国又能养得起多少骑兵,能发挥出骑兵几成的实力来?

而李令月一行人,非但武器比赵军精良,更有着两万二轻骑兵与八千重骑兵。只要李令月一方能够诱使赵军出城决战,赵军绝不是这支骑兵的对手。

陈茵细细听了李令月的布局安排,而後道:「难怪主公说,这次的主力不是我们。主公说得对,对付赵国,的确不需要用到火药。」

她是步兵营的,她已然知晓,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协助骑兵。

李令月盯着她的脸看了两眼,道:「说来,上次那赵国使者对女子很是轻视呢。原本他来的时候,还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在发现我这个统帅是女子後,一下子就松了口气。」

见陈茵面上露出愤愤之色,一副为自己鸣不平的样子,李令月笑了:「傻阿茵,这有什麽好生气的?我巴不得所有的对手都轻视我们,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他们既然轻视女子,那咱们便好好利用这一点。阿茵,你带领先锋部队与他们交战,佯败後,将他们引到骑兵所在的地方,咱们将他们的大军一网打尽。」

李令月所制定的策略,便是尽可能让己方在零伤亡的情况下,获得此战的胜利。

唐军有着先进的武器与战斗意识,李令月从不觉得自己的军队会打不过战国时期这些各自为政的诸侯。只是,她既带着他们来到了此处,就要尽可能将所有人全须全尾地带回去。

陈茵又道:「主公,若是赵兵投降,咱们要接受吗?」

「咱们语言不通,便是他们想投降,你们听不听得懂他们的意思还是两说呢。」

李令月小小开了个玩笑,而後正色道:「接受赵国降兵,对咱们来说毫无用处。他们若明确流露出投降之意,你们便将他们绑了,让赵国拿粮食来赎人。赵军都是赵国的百姓,总有人愿意用粮食换自家儿郎的性命。」

「若是没人来赎,咱们也不养闲人,只管将被俘虏的赵兵扔去秦国或者燕国边境。」<="<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